你知道吗?AI或许正在威胁着你的工作!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没有,最近很多大公司又开始准备新一轮的裁员了。科技公司微软计划裁员1500人,亚马逊计划裁员14000人。金融公司BlackRock计划裁员200人,桥水计划裁员100人。物流公司UPS计划裁员43000人。而至于裁员原因,管理层却讳莫如深,他们究竟在隐瞒什么?而就在去年,很多公司已经悄悄进行了一轮裁员了。2024年美国的科技公司总共裁员了近10万人,加上之前两年的裁员,这已然成为互联网泡沫以来,科技行业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员潮,甚至比08年金融危机还惨。而美国的金融公司们也不遑多让,23年裁员了6万个岗位,24年光一季度就裁员了3万人。
如果说之前的裁员还跟经济不好有关,那么最近的裁员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不管是科技,还是金融,都是美股24年表现最佳的板块之一,这不免要让人疑问,为什么?答案也许不止一个,但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AI!比尔盖茨曾说,我们太轻视AI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威胁了,他将会让我们所有人都失业。但你会发现,真正敢这么直言不讳的管理层太少了, AI的威胁就像是屋子里的大象,大家都能看见,却谁也不敢发声。因为AI的颠覆性太强了,这种血淋淋的真相一旦戳破,后果恐怕很难有人能承受。
那今天这期视频,美投君就来给大家揭开这个残酷的真相。我会回答这么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AI真的会吞噬我们的工作吗?历史上曾发生了多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当时的就业都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这次是否会不一样?而现在既然裁员已经看到迹象,是否会在25年带来失业潮呢?这对于我们投资者,乃至每一位普通人又都有怎样的影响呢?
AI会替代人类的工作吗?
AI真的会替代人类的工作吗?是的,至少从数据上看,是这样的,而且这个趋势几乎不可阻挡。ResumeTemplate的一份调查显示,38%的公司将会在2025年就开始使用AI取代他们的员工。英国一家研究机构Tony Blair Institute指出,即便不考虑未来AI的进化,就现在AI的能力,就足以节省整个社会23%的劳动时间,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就有23%的工作都可以直接被砍掉。IMF前不久的一篇报告也指出,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有60%的工作会受到AI影响,而这其中的一半,也就是30%的人,会直接被AI取代。很显然,AI冲击人类就业的情况一定会发生,并且已经开始发生了。
那么这是否真的意味着,失业潮将会出现呢?我们不妨先从历史中去找寻答案。我们将时钟拨回到100年前,那时也曾出现了一次,像AI一样大幅提升生产力的技术,这便是福特汽车发明的流水线生产。福特汽车的工程师从参观屠宰场中获得灵感,将生产线技术应用到了汽车生产中。此举大幅提升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将工人每年平均生产汽车数量,从以前的8辆直接提升到了25辆,生产力提高了3倍。
生产力提升自然是好事,但这却让当年的工人人心惶惶,因为这意味着福特只需要原来1/3的工人就足以完成全部生产任务了,那很显然有些人就要被裁了。这和现在人们对于AI的担忧如出一辙。然而诡异的是,最终这样的情况却并没有发生。反而,福特还招来了更多工人,而且每个工人的工资还比以前提高了许多,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因为汽车比以前更容易生产了,所以汽车价格出现了大幅的下降,从1908年的850美元,降至1924年的260美元。车价便宜后,更多普通人开始能买得起汽车了,于是汽车在中产阶级中迅速普及,需求开始大幅增加。10年的时间,汽车需求暴涨了20倍。而福特汽车为了满足这种井喷的需求,不光没有裁掉原来的工人,还不得不高薪聘请更多工人来生产汽车。所以你看,生产力的提升,不仅是在供给侧让更少的工人完成更多的工作,也会传导到需求端带来更高的需求。而在福特汽车这个例子中,需求端的影响显然是更大的。而一开始,人们往往会忽略需求端的影响,只考虑了生产力提升带来的裁员威胁。
科技革命会带来更多就业
而我们这次AI带来的生产力革命也是如此。咱们就拿医疗服务为例,有人说,AI会满足大量的线上问诊需求,而医生原本的工作流程也得到了大幅的优化,比以前更省时间了,那么未来是否也会有大量医生被迫失业呢?这么思考,就仅仅是考虑了供给端的影响。如果你考虑了需求端,情况或许会不同。诚然,AI确实能够大幅提升医生的生产力,与此同时也能满足更多的问诊场景。如果世界上的问诊需求不变,那么医生的数量理论上确实应该减少。但实际情况肯定不会如此。
你想象一下,现在的医疗服务能满足所有的问诊需求吗?很显然不能。先不说如果没有医保,在北美看个病有多贵。就是有医保,想想动辄4 5个小时的排队时间也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一旦AI大幅提升了医生的生产效率,那么不仅问诊的价格会大幅下降,问诊的频率也会大幅增加,甚至整体质量还会变得更好。这种情况下,人们一定会更愿意去寻求各式各样的医疗服务,即便AI能够满足一部分需求,最终在巨大的需求增长下,对医生的需求也许会不降反升。
同样的道理,很多其他工作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比如法律服务,为什么现在没人动不动就找法律顾问?因为太贵了。如果AI能把法律服务的价格打下来,那么在需求的提升下,律师不仅不会失业,恐怕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出现过很多次大大小小的生产力革命,而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需求端的提升,远远超过供给端的变化,最终不仅没有带来裁员潮,反而造就了更多的就业。
就比如离我们最近的一次,也是生产力提升最大的一次,互联网革命就是如此。根据麦肯锡的报告,1980年以来,因为PC和互联网兴起而被摧毁的工作岗位总共约有350万。很多像打字员,发报员这样的工作都彻底消失了。但另一方面,PC和互联网也带来了更多的新需求。数据显示,PC和互联网总共创造出了超过1900万的新工作。也就是说,随着互联网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爆发,就业岗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净增加了1550万。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无数次的在人类历史上重演。我在找资料的时候,非常努力的想帮大家找找,有没有哪次生产力革命,最终给就业带来了负面影响的。结果,一次都没有!在几百年的经济史里,每一次技术革命,最终的结果都是带来更多的就业。没有任何例外!
本次AI科技革命会有不同吗?
那问题来了,我们这次会不一样吗?至少很多科技大佬都是这么认为的。马斯克就曾表示,AI和以前所有的技术革命都不一样。它不仅仅只是生产力提升,而是会把人类所有的工作都做了,使得人类进入一个“不需要工作的时代”。黄仁勋也曾说过,以往的技术革命都还是给人类提供工具,最终还是离不开人来掌管。无论是机器,还是电脑,都需要人来操作,即便是互联网带来了自动化也需要人来编程。但AI不一样,他可以直接取代人类去完成所有工作,这便是AGI的时代。
那我们这次的AI革命,真的会像这些科技大佬所说,彻底取代我们的所有工作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美投君想请大家和我一起,回到更久远的过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个100年前的农民,你能期待的最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呢?我想,也许每天能吃到白面和猪肉,或许就是最理想的生活了。因为我所有的辛勤耕种,基本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那如果,现在有人说,我能让你一辈子轻而易举的吃到白面和猪肉,你会怎么想呢?你会不会觉得,我太满足了,我这辈子都不用工作了?
可站在100年后的现在,我们发现自己确实白面和猪肉自由了,但人们真的得到满足了吗?人们真的就不用出来工作了吗?显然不是。当白面和猪肉这种基本温饱得到满足后,我就又想要吃口水鸡了。而逐渐的,“吃口水鸡”反而成为了更大的一个需求。他不断膨胀,最终取代了温饱,成为了整个社会需求的全部。
现在再让我们回到100年前的农民身体里,你能想象,未来你主要的需求来自于口水鸡的美味吗?你能想象,你的满足感来自于座驾的快慢吗?你能想象,你的快乐来自于小屏幕上跳动的短视频吗?你想象不到。你能看到的就是白面和猪肉,而你看不到的,却成为了未来人类需求的全部。
回到现如今的AI革命,我认为也会是如此。只要AI不能彻底满足人类100%的需求,哪怕就是满足了99%,剩下的那1%也会逐渐膨胀到未来整个社会需求的全部,乃至会成为比曾经的99%更大的一个需求。
而我个人是认为,AI是不可能在方方面面彻底替代人类的。无论AI发展的多么强大,一定有某些需求,或是某些场景,是它满足不了的。而只要有那么一丁点的需求AI覆盖不到,那么那些聪明的脑瓜就会想出各种办法掏空你的钱包,让你买单。这其中必然会催生出全新的产品,全新的商业模式,满足人们各种各样奇特的需求。最终你会发现,AI所提供的都是打引号的“白面猪肉”这样的基础服务,而人类所提供的所谓小众服务,会逐渐膨胀成一个更大的需求,更大的市场。就像“口水鸡”逐渐膨胀成更大的需求一样。具体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就像100年前的农民想象不到如果白面和猪肉得到满足后的社会会是什么样一样。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类的需求会再度迎来一次巨大的膨胀,随之而来的,只会是更多的就业,而不是失业潮的出现。
你仔细思考,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在于人性的贪婪。孟子曰: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永远得不到满足。正是人类这种无限的欲望,催生出了永无止境的需求,也带来了不断创新的技术革命,和多种多样的商业模式。
我原本不想用我自己贫乏的想象力限制大家的思考,不过想想或许一些真实的场景更容易激发大家的想象,美投君这里不妨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不知道咱们各位看官里,有多大比例的人去见过心理医生?想必大部分人都没有见过,或是只见过一两次。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太贵,或者服务太差没效果,都有可能。
那如果说,未来AI心理咨询变得非常便宜,也非常有效,你会不会用呢?或许未来心理咨询会变成每个人,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你有一点不开心就都能做一下心理咨询。而一旦心理咨询变成了一个普遍的,高需求的场景,会不会有些高端场景,AI就满足不了了呢?只有真人面对面才能更好的满足呢?我想象不到,但我认为一定会有。最后,你就会发现,在巨大的心理咨询的需求下,对于真人心理咨询的需求反而会变成一块更大的市场。心理医生不仅不会失业,反而会有更多人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这就像是白面和猪肉被满足后,“吃口水鸡”的需求无限膨胀,反而变成了一块更大的市场一样。
所以,我并不担心AI的出现会带来失业潮,我也不认为最终AI能代替所有人类的工作。我不仅不担心,我反而认为AI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工作岗位。
哪些行业会被取代?哪些不会?
说到这儿,我相信可能还是看官不放心。即便说最终AI不会带来失业潮,那么会不会短期内,新增的岗位赶不上被取代的岗位,从而造成短期的大量失业呢?这是否会影响到美股市场,乃至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呢?这确实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毕竟当前美联储最关注的指标就是就业,一旦就业发生松动,很可能影响降息的决策。这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而从历史数据上看,发生这种青黄不接的可能性非常低。生产力大爆发在短期内确实会在局部造成一部分人的失业,但对于整体的就业影响非常小。数据显示,美国自1960年以来,生产力上升的同时,就业反而出现下降的情况只有不到12%。而如果把时间周期拉长到3年,会发现95%的情况下,生产力的提升都会带来整体就业的增加。
那么万一那极端的5%出现了怎么办呢?另一项研究表明,即便生产力爆发带来了短期的失业,这个过程也会非常缓慢,并且程度也不令人担忧。根据Tony Blair Institute的研究,他们发现即便是劳动力青黄不接最糟糕的情况下,也只会带来大约0.5%的失业率提升,而且这还是发生在15年之后。而在未来的5年里,最大的失业率变化也不超过0.1%。这个研究用的是英国的例子,不过作者也表示,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情况也不会差太多。所以说,短期因为就业市场青黄不接带来失业潮的风险,也是相对较低的。
咱就是退一万步讲,AI真的发展的非常迅速,就业市场真的消化不良,在25年产生了一定的失业潮,这或许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么多的失业如果真是因为AI带来的话,那么说明企业的降本增效看到了极强的效果,企业才能有足够的信心进行大规模的裁员。这便意味着,我们能看到企业盈利的大幅提升。而美联储如果看到失业率不正常的增加,也更有可能会降息来促进就业,这同样是利好市场。同样是失业率的增加,如果是因为经济不好导致的,那么对于股市确实是不利的。但如果是因为生产力的提升,对于市场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我们投资者应该看中的是因,而不是失业这个果。
当然,这么说多少有些片面。如果只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就显得太没有温度了,毕竟如果工作都没了,谁还关心投资呢?最后,美投君想给大家看一张很有意思的图,这张图告诉我们,在AI时代,什么样的工作最安全?而什么样的工作最容易被AI取代?大家可以对号入座,评估一下自己的工作如何?
可以看到,最有可能被AI取代的工作,首当其冲是行政和文职类的工作,有45.8%的工作将会被彻底取代。其次,是销售和客服相关的工作,有33.4%的工作将会被取代。而从行业来看,银行和金融,则是最有可能被裁员的领域。那最不容易被取代的工作有哪些呢?排名第一的是“skilled trades”,翻译成中文就是技工类工作,也就是那些需要动手的工作,比如维修工,电工,焊工,这类工作,他们未来被AI取代的风险最小,只有10.3%。其次是Caring相关的工作,比如护理类,这种和人直接接触的工作,像是照顾老人小孩的工作就相对安全。而在行业上,建筑业则是最不容易被取代的领域。
这张图只是给大家做个参考。他的目的绝不是让文职工作者辞职去做维修工。如果你不幸身处文职工作,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我们前面分析了,这些领域的工作最终不会彻底消失,而是换一种形式继续存在。只要你能够勇敢拥抱AI,即时的做出改变,未来的机会只会更多。相反,如果你避开AI,找不容易受影响的工作,可能短期工作是保住了,但长期来看肯定是下策。能想象,未来不会用AI,就会像当今不会用电脑一样,技术再好也很容易在职场中失去竞争力。
结语
好了,到这里,AI对于就业的影响就全部跟大家分析完了。这些分析,不过是我个人的一些片面看法。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和谐讨论。你觉得什么样的工作不会被AI取代呢?或者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是否有被AI取代工作的情况发生呢?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觉得本期视频对你多少有些帮助的话,别忘了点赞,关注支持一下美投君,谢谢各位!
文章作者:美投君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